前邏輯思考

 

前邏輯思考,是建立邏輯思維之前的過程,亦即是創新思維,建立新知識的過程。

人類創新思維的出現過程,《道德經》描述得最詳盡,《道德經》所本的《管子》,更把它的原理總括出來,稱為『心術』,作為君主如何以人為本體察民情的治國基本,而《道德經》亦是希望當時的統治階層以這種『心術』,看清楚低下階層的苦況,看清楚人類應該同享平等,好使社會不公可以自然扭轉,這便是40章所說『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這種『心術』可稱為深層次思考,又或可以說是前邏輯思考,是由雜亂無章中整理出來的理念,理念整理出來之前是非邏輯性的。

人類認知有其局限,在局限認知的基礎下,官感亦有其局限,人類官感只會容易吸收已認知的訊息,而會忽略未為認知的訊息,這些未為認知的訊息,便是14章所說『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的訊息了。不過,縱使未為認知及難以覺察,這些訊息亦會連同已認知的訊息,一起接收過來。因為沒有認知基礎,便難以知悉及分析,所以14章接續說『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因為沒有認知基礎,所以這些未為認知的訊息亦明暗難分,無從定義,所以14章接續說『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明暗難分無從定義無所認知,便就是所謂『玄』。這些無從定義的事物,可說不知是甚麼,根本不知具備有甚麼形狀,所以14章接續說『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這些無所認知的事物,會間中一閃即過的出現在意識中,所以14章接續說『無物之象,是謂惚恍』,這些一閃即過出現在意識中的訊息,出現時不知其來源,也不知其去向,所以14章接續說『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下意識訊息『氣』

這些未為認知的訊息,便是中國古代的所謂『氣』了,寓意像空氣一樣,知道其存在但又難以覺察得到。《管子。內業》便說『精也者,氣之精者也。氣道乃生,生乃思,思乃知,知乃止矣』,《管子。心術下》也說『一氣能變曰精。一事能變曰智』,都說明『氣』是用作思考的元素。古代中國人認識到有『氣』的存在,而這『氣』又不為意識所認識,『氣』其實非常接近現代所理解的下意識。

那麼吸收了而未為認知的『氣』,在人體內存於甚麼地方呢?古代中國以心作為思考的地方,時至今天,這當然錯了。不過,約定俗成,現在中國人用詞,亦習慣了用心來比作大腦,就且把心作腦來論述好了。姑勿論如何,思考可說是一種認知意識的推理,古代中國人以為用心來思考,而『氣』在於認知以外的下意識,因此便聯想到『氣』存在於內心更深處。

 古代下意識理論

《管子。內業》說『我心治,官乃治。我心安,官乃安。治之者心也,安之者心也;心以藏心,心之中又有心焉。彼心之心,音以先言,音然後形,形然後言。言然後使,使然後治』『氣』便存在於『心以藏心,心之中又有心焉』的地方,當然這『心之中又有心』只是一種設想,並非指在生理上真的有『心以藏心』

《管子。心術下》說『心之中又有心意以先言,意然後形,形然後思,思然後知。凡心之形,過知失生。是故內聚以為泉原,泉之不竭,表裡遂通。泉之不涸,四支堅固。能令用之,被服四固。是故聖人一言解之。上察於天,下察於地』『氣』會內聚於『心以藏心,心之中又有心焉』的地方,並成為思考的『泉原』。所謂『心之中又有心意以先言』,就是指能說出的話即已為認知所認識,能夠成言已具備邏輯性,『心意以先言』就即是訊息成為邏輯性的認知以前,這時候下意識訊息仍然處於『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的狀態。

《管子。心術下》說的『意然後形,形然後思,思然後知』,就指不具備邏輯性的下意識,轉化成意識,認知才出現。《管子。內業》說的『音以先言,音然後形,形然後言』,就是指不具備邏輯性的下意識,一步步地轉化成具邏輯性的語言。《道德經》便詳細描述下意識轉化為邏輯意識的過程。

這些不為覺察的訊息,到底如何可以覺察得到呢?首先,便是要靜心。所以《管子。內業》說『我心治,官乃治』。所謂『治』。是平服的意思。心平服時就會舒坦,心舒坦便會放開,放開便可以把執著解開。心思考的空間是有限的,心執著便會佔去部分空間,使思考的空間減少。若是非常執著,思考的空間便會更少,全然執著,便再沒有空間思考了。打一個比喻,正如電腦的RAM一樣,若過多程式同時執行,RAM不敷應用,便會死機。

「前邏輯思考」過程描述

當心舒坦不執著時,執著所佔的空間便會減少,心越不執著便越騰出更多空間,越騰出空間心便越空虛,這便是16章說的『致虛極』。心越虛空,存於『心之中又有心焉』『氣』便會有機會走進心裡在心思中浮現,這些以前不為覺察的訊息在這時候會零散地閃出來。

這些未為認知的『氣』,或說是下意識的訊息,在腦海中一閃出現時,會像樹皮一樣樸素,平平無奇難以觸目,同時零散分佈,所佔空間十分遼闊,不會集中一點,而且渾濁不清。所以15章說這些訊息『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若濁』。這時候,面對這些零亂的訊息,不能掉以輕心,要步步為營,要小心,不要輕舉妄動,不要馬上作主觀判斷,所以15章說『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

16章說『守靜篤』,就是說這時候讓心盡量繼續靜下來,那麼訊息所構成的圖象便會漸漸清晰出現,所以15章說『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亦即是《管子。內業》說『我心安,官乃安』,這裡的所謂『官』,是指感官器官之意,並非官員的意思。這種思考方法,訊息是源源不絕的,可以不斷有創新意念,建立新思維,所以15章最後說『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管子。心術下》也說『是故內聚以為泉原,泉之不竭,表裡遂通。泉之不涸,四支堅固』

21章再進一步解釋如何『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過程就好像一杯濁水靜下來逐漸變得澄清一般。初時這些訊息零散地出現時,會是跡象若隱若現,思路若有若無,所以說道之為物,唯恍唯惚『惚』跡象若隱若現『恍』思路若有若無。在跡象若隱若現、思路若有若無之際,訊息所含的道理便會漸漸顯現。在思路若有若無、跡象若隱若現之際,訊息所含的物理便會漸漸成形。所以說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這些道理細微得難以覺察,昏暗得難以察明,而在細微昏暗之中,就存在著物理的本質,所以說窈兮冥兮,其中有精。這其中有精,也就是《管子。心術下》所說『一氣能變曰精』以及《管子。內業》所說『精也者,氣之精者也』了。這些訊息所含的物理本質甚為真確,內藏之理信實不欺,可以不斷重複出現,所以說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當這道理不斷重複出現,亦即是得到驗證,這時才建立意識思維的邏輯。有了思維邏輯,才可以用語言來表達,新意念的建成,就好像腦內有一把聲音告訴你一般。

下意識比意識寬闊很多,電影《第三類接觸》其中一場戲,便十分形象化的表達出來。電影前段男主角到女主角的家裡吃飯,男主角心裡有這個魔鬼山的印象,希望用土豆坭造個模樣表達出來,但是弄來弄去,都弄不成,就是偶然間碰了一下,整個魔鬼山的形狀馬上出來,跟著便剪接到真的魔鬼山去。魔鬼山印象零碎的存在下意識中時,是不會受意識控制。零碎的印象還未成為邏輯,是難以用邏輯去理解,在魔鬼山印象還沒有邏輯性存在於意識時,這個印象就是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在日常生活中,這種情況非常普遍。

智慧的出現

21章總結說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說自古以來人類思考探索,都是這樣,同時都是用這種思考方式看世事。按《說文解字》,慧:儇也。從心,彗聲』『彗:掃竹也。從又,持甡』,又按《爾雅。釋天》,彗星,光梢似彗也』『慧』就是靈光一閃,在心中劃過的一顆彗星,人類的智慧就是這樣出現。其實邏輯思考並沒有甚麼希奇,就算是剛出世的嬰兒,從他們的反應觀察,思考都是邏輯性,邏輯性是不用培養的。從其他生物的日常反應來觀察,都可以看出牠們的思考都是邏輯性。人之與其他生物不同,或者就是具有這種前邏輯思考創造智慧的能力。至於人類何以有這種前邏輯思考,這是一個值得探索的問題,但在未明確前,千萬不可巧立名目,妄稱是甚麼甚麼的偉大所致。

我們現今說某人說話合乎邏輯,或批評某人說話不合邏輯,其實說法非常含糊。『如果-便是-否則』的邏輯是不含批判性。所謂合乎邏輯或不合邏輯,已加上了道德判斷。就算現時我們所認為的精神失常病人、所謂智障人士又或是老人癡呆,思考都是邏輯性。只是做判斷的邏輯命題各人有異,才會出現不同的邏輯結果。做判斷的邏輯命題的形成,正是各人認知局限範圍不同而出現差異。嬰兒認知範圍小,所作的邏輯判斷便簡單易明。精神失常的人,有可能是接觸腦內認知的通道受損,因而難以顧慮周全而使所作的邏輯判斷出現反常。最常見是一時的固執,而使邏輯判斷出現偏差。正如一位受挫折的母親閃出輕生念頭,因為愛子之心,不忍死後令子女孤苦,於是與子女一同輕生。同樣一位母親,同樣因為愛子之心,不忍死後令子女孤苦,可以打消輕生念頭及振作起來,繼續把子女撫養下去。其實所有道理都已知道,是否『致虛極,守靜篤』,所作的判斷都會不同,若然『致虛極,守靜篤』,思考空間會大很多,做出來的決定便會周全得多。

現今因為科學昌明,很多人便說現代人比古代人智力高,這種判斷有嫌過於武斷。古代人類的智力一點也不低,人類的智力向來都是一樣,就算是小孩與成年之間,智力亦是不相伯仲。智力沒有所謂進化,古代人完全與現代人無異,只是人類知識的局限,在經年累月的領悟探索下,知識圈不斷擴大,因而智慧不斷增長,這是智慧發展的自然歷史過程而已,並不表示現代人智力比古代人高。中國古代后稷的播種五穀、伊尹的區田糞種、管仲的權衡輕重、老子的無為而治,西方近代加俐略的創建數學模型、牛頓的建立能量觀念,都為人類帶來劃時代的改變,思考方式與現今一模一樣。只是近數百年來,科學知識因加俐略、牛頓等先導科學家開創了新的一頁,奠下良好基礎,最重要還是新能源應用的出現,才使知識領域有突飛猛進的擴展而已。后稷的播種五穀及伊尹的區田糞種,現今看來,好像加俐略運動方程式一樣平平無奇,當時實乃是農業革命過程中的重要一環,可以提高產量,對人類社會模式轉變有重要影響。而管仲的權衡輕重及老子的無為而治,可以是扭轉現今世界經濟極化困境以及解決貧富懸殊問題惡化的良方,這些可以造福後世的創見,便就是『德』了。

事實上時至今天,說出這思考的道理之後,相信大部分人都會認同。同時所有搞創作的人都有同感,說他們的創作靈感來自生活,就是平時在生活中,不斷吸收了這些不以為意的訊息,這些訊息浮現出來便成靈感,一切創新意念就是這樣走出來。同樣的思考方式,放在研究方面,便就是科學精神及科學態度。其實這種思考方式,不用去到甚麼偉大發明那樣高深,根本平時我們就是這樣生活,可以作為應變的能力,可以作為求學的基礎,可以作為處事的良方。在平時所見所聞之中,只要稍加細心留意,便可以找到借鏡的地方。

其實這深層次思考或前邏輯思考,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實用。譬如寫作,不要強求下筆成文,不要要求馬上便起承轉合條理分明。事實上,寫文章在起初時,必會有一個主旨,雖然如此,但總會思路糾纏,不知從何說起。明白到前邏輯思考後,可先暫且整篇放下,先把腦裡面所有閃出來的零碎片斷寫出來,同時不用焦急,到八八九九感到差不多時,這些零碎片斷之間,漸漸會發現可能互有關連,不久便可以整理出全篇邏輯脈絡,餘下的一一二二,便有機會可以在這時聯想起加以補充,這時候文章已經大致完成,稍加修飾,便成文章。

平時要做決定,也可如此,且把做決定的念頭放下,首先把零碎思路找出來,或寫下來,不用焦急,到八八九九感到差不多時,這些零碎片斷之間,漸漸會發現可能互有關連,不久便可以整理出一個邏輯脈絡,餘下的一一二二,或是關鍵或不是關毽,亦一目了然,這時決定便會出現眼前。至於取捨,只是關乎道德、關係、能力的比重,都可一併放在邏輯脈絡中。這些零碎片斷若感不足,便要虛心請問,所謂虛心,並非只是盲目聽從,而是接收別人的見聞,然後好讓自己可以重新再作獨立思考,從更多的零碎片斷中整理出邏輯脈絡來。這便是中國古代『聖』字的原意。《說文解字》便這樣說,『聖:通也。从耳,呈聲』。《管子。君臣上》也說『合而聽之則聖』

嬰兒的智慧成長

嬰兒由一出世開始,便會不斷從五官接收訊息,認識這個新世界。應該便是用前邏輯思考,把不知是甚麼的零碎訊息,漸漸自行組織,轉化成邏輯訊息,除吃之外,便學習對環境的反應,漸漸便這樣學懂說話。嬰兒初來到這世界,是甚至也不知道不明白的,心內處於『無名』狀態,正是認識這世界的開始,即是『無名,天地之始』,把零碎訊息轉化成邏輯訊息,建立『有名』,建立萬物的概念,即是『有名,萬物之母』。嬰兒出世時,毫不認識這世界,內心一點固有思想也沒有,即心極虛空,沒有固執思想,對吸收外間訊息完全沒有障礙,此所以10章說『專氣致柔,能嬰兒乎』,就是指吸收訊息是否能夠像嬰兒那般『柔』『致柔』即是盡量不堅強,即盡量做到沒有固執,這同樣也就是『致虛極』了。盡量做到『致虛極,守靜篤』,思考便會更周全,此所以52章說『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沒有固執,思想周全,便最能夠觀察到事態發展的來龍去脈作出應變。『致柔』就是生之途,固執會是死之途,此所以76章說『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嬰兒智慧的成長,便重複了整個人類智慧出現的過程。

這種前邏輯思考方式見於《道德經》及《管子》,相信並非是管仲及老子的創見,而是中國古代民間早已源遠流長的共識。同樣的思考過程描述,後來也見於唐朝孔穎達所輯的《周易注疏》中,可惜這種思考方式,竟然在現今社會還沒有這樣詳細敘述過。

權力創新思維照顧社會

《管子》是春秋時代管仲以後的統治階層教本。《管子》的要求,是希望統治階層也學習這種民間思考方式,用意在於以此審視民情,好好治國,好讓國泰民安。審視民情,不只是要知道民間疾苦,還要找出解救辦法。所以《管子。內業》說『一物能化謂之神,一事能變謂之智。化不易氣,變不易智,惟執一之君子能為此乎!執一不失,能君萬物。君子使物,不為物使。得一之理,治心在於中,治言出於口,治事加於人,然則天下治矣』,統治階層思考運用,重點在於『治事加於人,然則天下治矣』。同時思考以『一』為基礎,即以解決民困而達至社會和諧為目標,這樣子萬事便可以容易排難解紛,所以說『執一不失,能君萬物』。《管子。心術下》所說『一氣能變曰精。一事能變曰智。慕選者,所以等事也。極變者,所以應物也。慕選而不亂,極變而不煩,執一之君子。執一而不失,能君萬物』,意義相同。這便是管仲的『以人為本』施政方針了,所以《管子。心術下》說『正靜不失,日新其德,昭知天下,通於四極』

思考的訊息是無限的,若『以人為本』施政,以建立和諧社會為目標,社會出現困難,總可以群策群力找到辦法,所以《管子。幼官》說『始乎無端,道也。卒乎無窮,德也。道不可量,德不可數。不可量,則眾強不能圖』。也是23『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以人為本盡心盡力,民間是沒有怨言。『以人為本』施政,可說是真正的領袖本色。

權力創新思維『聖』

那麼,這無限的民間訊息或社會訊息從何而來呢?就是從百官而來。百官就像領袖的感官一樣,負責吸收一切社會訊息及環境訊息,領袖接收這些零亂訊息後,靜心思考作出判斷,這便是前儒家時期中國古代所說『聖人』的真正意思。按《說文解字》,『聽:聆也从耳、,壬聲』與德兩字是互通,即是德。事實上,從字面上可以看出,『聽』字片旁是耳下一壬字,與其說從耳、,不如說是從聖、,更為貼切,只是在文字的演化過程中,聖字中的口字省略了而已。聆聽就是聖人之德,此所以《管子。君臣上》『合而聽之則聖』。從百官中接收訊息,就是聽政,所以《管子。內業》說『是故聖人與時變而不化,從物而不移。能正能靜,然後能定。定心在中,耳目聰明,四枝堅固,可以為精舍。精也者,氣之精者也。氣道乃生,生乃思,思乃知,知乃止矣』。《管子。九守》亦說『目貴明,耳貴聰,心貴智。以天下之目視,則無不見也;以天下之耳聽,則無不聞也;以天下之心慮,則無不知也。輻湊並進,則明不塞矣』。施政原則在於社會和諧,所以《管子。心術下》說『專於意,一於心,耳目端,知遠之證,能專乎,能一乎』

這種『以人為本』的領袖態度,亦就是28章所說的『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時至老子,社會情況與管仲年代大為不同,統治階層已忘掉何謂『以人為本』,已置民間疾苦於不顧,老子說『樸散則為器』,重新要求建立『以人為本』的社會大器。當時因為封建制度更加加深了統治階層的階級觀念,對低下階層的人不當作人看待,只視作禽獸,說『大制不割』,重申社會不應割裂開上下層。老子要求領導階層要以這種態度施政,所以說『聖人用之,則為官長』。《管子》及《道德經》的這種修身要求,當時主要是針對領導階層而言,並非針對一般人。當然,也可以用在一般人身上。

這種思考方式,在《道德經》中叫作『沖氣』『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就是指因為人有能力差異,所以會有強者越強富者越富的情況出現,使弱者因此而受到壓迫,生存權受到剝奪,造成貧富懸殊社會不公,就是要靠領導階層思考,建立社會大器,調解民生差異,使社會返回和諧。4章說『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正是呼應《管子。幼官》說的『始乎無端,道也。卒乎無窮,德也。道不可量,德不可數』。所謂『道沖』,就是指以平等自由的自然之道『沖氣』,思考能力是用之不歇的。《管子。心術下》說的『是故內聚以為泉原,泉之不竭,表裡遂通。泉之不涸,四支堅固』以及15章說的『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都是一樣的意思。

社會範式轉移

從管仲到老子思想的演變,可見老子對當時封建制度統治階層已經死心,要求全面的社會制度改革,提出『無為』,希望徹底化解『有為』的帝制。上述《道德經》14151621章所提出的靜心思考,要求對象不再是統治層,而是平民百姓。希望百姓用這種靜心思考態度,看清楚17181920章所說『有為』帝制的來源及如何演化以至變成習以為常,指出王道並非必然,所以《道德經》一開始便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同樣是面對社會不公,老子與耶穌的取態是全然不同,這應該是兩者的歷史發展背景及在世所處環境不同所致。

老子只要求人民開闊思想空間,看清楚歷史真象,希望思考出一個更平等公平的制度。可惜當時平民百姓對帝制存在了近兩千年,以為理所當然,已習慣了事事由人主作出安排,所以70章老子慨嘆『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百姓的思想已經奴化,已習慣了『言有宗,事有君』,已不知何謂平等,更在41章說『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這便是奴化思想的可怕。百姓這種奴化思想,這種固執,形成了當時民間的思想局限。事實上時至今天,受自己固執思想所奴化的人仍然非常普遍。

思想固執,不放開思維,亦是人智局限所造成,時至今天,都是這樣理解,中國古代,一早已強調『致虛極,守靜篤』,這所謂『虛極』,除了指盡量放開固執之外,再別無他意。而整個放開思維開闊眼界的態度,早已在1章所謂『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提綱挈領地說出來。所謂『常無欲以觀其妙』,就是指要去除意識所結論出來的欲求,這樣才可以觀察世界之妙,所謂『常有欲以觀其徼』,就是指領略到世界之妙後建立意識欲求,去觀察如何開闊認知領域的邊緣。

知識世界

老子思想,最重要是建立人智局限的概念,由個人人智局限得出人類知識局限的結論。老子何以了解人智有其局限呢?因為老子認識到人類智慧,每天都會有增長,這樣推論,今天所認知的,必然會比明天少,明天的認知會比今天多,那麼今天的認知自然便有局限了。老子由人智局限,引而提出『有名』『無名』的兩個世界觀。

所謂『名』,是定義的意思。人類出現智慧後,對天地萬物定名及定義,才可以建立溝通的共識。人類智慧每天不斷增長,倒退來說,昨天的智慧會比今天少,這樣推論,便總會有一天是零智慧。人類出現智慧的初時,對天地萬物都沒有定名定義,這時,可說是人類對天地認識的開始,所以1章說『無名,天地之始』『天地之始』並非指天地或宇宙的起源。而人類逐漸認識天地萬物,建立溝通的共識,給予天地萬物定名定義,所以說『有名,萬物之母』

『無名』可說是人類未知及尚待認識的世界,是無限的。『有名』則是人類已知及已認識的世界,是有限的,這亦是人智的局限。『無名』『有名』都是指向同一個世界,所以說『同出而異名』。所謂『常無欲以觀其妙』,就是指觀『無名』之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就是指觀『有名』之徼。人類從『無名』世界不斷領悟,不斷建立新知,擴大『有名』世界的局限,便是40章所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所謂『有生於無』,是指『有名』是從領悟『無名』而來,『有』『無』並非是一個虛無獨立而不知何所指的概念。此亦所以41章一再重複說『道隱無名』,說自然之道就隱藏於『無名』之中。

整個深層次思考或前邏輯思考的過程,或是管仲說的『心術』或老子說的『沖氣』,便就是『有生於無』了。『無名』『有名』都是指向同一個世界,這是人類不可思議,而可以從『無名』中領悟及擴闊『有名』,便更加不不可思議,這所以說『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所謂『玄』,是人的認知所不知,人為何可以這樣思考,是人所未知。但是。這樣子思考領悟,就是認識世界的『眾妙之門』『無名』就是智慧的泉源。

人智的局限,在25章在進一步說明,說『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這世界起碼有四樣事物複雜得難以完全了解,就是宇宙運作之理、天上的一切、地上的一切都是人所難以完全了解,最重要還是指出人類也是複雜得難以完全了解,人類何以有貪婪慾望等劣根性,是難以理解。而在世上,老子把一切放回人身上,人類不知何以會生存,但人類就有延續生命的『命』,而能夠讓人類的『命』可以長久,只有一個辦法,就是和諧,所以25章跟著說『而王居,其一焉』,而這和諧之理,並沒甚麼特別,是參考大自然和諧而來的,所以25章跟著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以創新思維領略大自然和諧之理

老子只觀察到這大自然和諧之理。和諧之理背後究竟是甚麼,或是有甚麼原理,老子是不知道,亦自認是不知道,只能用『道』字來表達,所以25『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同時說『強為之名曰大』,亦只能勉強定義這『道』複雜得難以完全明白理解。除此之外,老子無從加以闡述說明及解說『道』是甚麼,亦不作任何形而上的揣測及假設。在完全不明白『道』是甚麼時,根本無從主觀上對『道』有甚麼期望,難以說人類之上有一個甚麼主宰。那麼,社會上的亂象,亦只能靠人類自我負責調解。社會不公都是因人而起,也應該由人類自我負責解決,把大自然平等自由的和諧之理,應用到人類社會上,這便是25章所說『道法自然』的意思。老子只意識到天地之所以長久在於和諧,人類社會若要長久,亦應該維持著和諧發展。這種和諧社會模式在古代出現過,老子思想追求回復上古時代的平等原則,並非追求上古時代的生活方式,追求擺脫帝制及天命說,回復公平社會。老子思想基本上是希望回歸到一個人人平等而共同自我負責的共享社會。

老子從觀察所得,在自然界中,觀察到『萬物負陰而抱陽』,萬物都有向陽吸收能量的特性,因此萬物是不會自行互相協調出和諧來。萬物只會不斷吸收能量,在強弱懸殊下而出現極化,萬物間之所以有和諧,是天地間的氣候變化調節,『沖氣以為和』,萬物才回復和諧,和諧之氣是天地所作出的自然調和。老子意識到人類社會也有『萬物負陰而抱陽』的特性,在強弱懸殊下而出現貧富懸殊的社會極化,一般人是難以自我互相協調,只能靠權力來調節,扭轉貧富懸殊,才可以令社會回復和諧。所以『沖氣以為和』的主詞,不是個人,而是照顧社會的領袖,亦即是『聖人』。用現代術語說,就是權力社會責任。老子面對權力腐化,仍然『以無事取天下』的態度,指出權力運用於社會的重要,實在難能可貴。『道法自然』,和諧社會是保障人人均可享有生存權的基礎,而權力社會責任對於建立和諧社會又是不可或缺。放到現在,這可說是權力與人民之間關係的重新理解。現今世界出現貧富懸殊惡化的經濟極化現象,正就是『萬物負陰而抱陽』,必須要權力『沖氣以為和』。這便是14章所謂『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真正的古為今用。面對現今大環境不斷惡化,不思考不思索出新意念來解決問題,光是只靠『話語』又有何用?

和諧社會這中國古老傳統思想,並非單純在於社會不造聲,這只是表面的『道之華』,重點是在於人人可以生活富足而不致有怨言,這才是實在的『道』。和諧社會是要建基於平等自由上,老子時代社會不和弄至民不聊生,是『有為』制度的權力腐化所造成。近世紀世界已經擺脫了『有為』制度,進入了『無為』時代,仍然出現嚴重社會不和,主要是民間放任自由所致,使資本不斷膨脹而形成財權,再由財權權力極化所造成。77章說『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古今情況雖然不同,但兩者都是『人之道』而違反『天之道』,結果都一樣,同是損害弱勢社群。

魔鬼的出現

所謂魔鬼的出現,只是社會失和達至極點時所造成的惡果所致,並非無跡可尋。社會不公,是人類自農業革命後出現財產觀念才逐漸誘發出來,同時更使人類應有的自然生存權逐漸迷失了。在人類歷史中,這只是短短數千年的光景,之前在漫長歲月裡,人類都是在大自然中和諧地生活。至於近世的社會不公,是因為工業革命產生機心,機動力取代人力,加劇剝奪自然生存權所致。很奇怪,西方社會的道德觀中就是不覺有這和諧理念,都把這魔鬼的出現習以為常。因為,若然接受人類有世代延續的『命』,便很難理解會有專害人命的魔鬼存在,萬物都有這世代延續的『命』,人類不會有甚麼特別。現今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有朋友擔心人類日後會受機械人所取締而滅絕,是過慮了。人類現時並不了解前邏輯思考的原理,根本不會製造出具前邏輯思考能力的電腦,電腦是人類所創造的邏輯產物,代表著人智的局限,欠缺前邏輯思考,是不會有創意,現時所謂的電腦創意,只是預設規範內的邏輯結果而已。人智雖有局限,但會不斷從『無名』中領悟,增長智慧,電腦智慧是不會超越人類智慧的。若然有人發明了一些不受控的機器危及人『命』,那便是16章所說的『不知常,妄作凶』,也可比擬魔鬼的出現,所以讓世人認識人類繼世的『命』是非常重要。而只有社會和諧,人類世代延續的『命』才得以長久,這便是『而王居,其一焉』的道理,而這一切都應該是人類自己的責任,也應該是由人類自己去負責解決。

在社會不公的情況下,32章已說過『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弱勢社群受到社會壓迫及忽視,他們是不會屈服的。弱勢社群的生存空間受到剝奪,一部分為求生存,是會不擇手段鋌而走險,捉拿了得死罪也在所不計,其他大部分則只有餓著肚子,坐以待斃,73章說『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說這兩種情況同是違反天理,古今一樣,只看表面原因又有誰明白。74章說『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生存空間已經喪失,還怕甚麼死呢?75章再補充說『民之輕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他們鋌而走險死也不怕,其實目的亦只是為求生存,喪失生存空間而鋌而走險,都是因為尊重生命使然。

以創新思維觀看現今社會

面對這不解的兩難問題,73章得出結論說『是以聖人猶難之。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只要明白人人應該擁有自然生存權的人權觀念,以及明白以人為本道法自然的社會和諧法則,不須用武力,便可以解決社會不公的問題,便可以回復社會和諧,繼而可以實現世界和平。其實道理就是如此簡單,一言蔽之,這就是全民就業的概念,不是單指一個國家,而是普世全民就業。同時有工作不特只,還要像72章所說『無狹其所居,無厭其所生』

試想想這一個問題,長期失業貧窮的人,他們可以怎樣生活呢?答案選擇如下:1)自己工作養活自己,2)靠政府福利資助,3)靠慈善救濟,4)犯法,抑或5)因為他們沒競爭能力而應該要死呢?相信最佳會是1號答案了。現在開始有授人以漁的構思,培養失業貧窮人士工作技能,但很多人都沒有想過,這些學懂『撒網』的人,他們有機會靠近海嗎?很多人已經忘記工業革命之後的社會演變,機動力取代人力,謀生機會不斷受淘汰,使人的生存空間不斷受到擠壓,所以歸根究底,全面改善大環境才是重要。

由此可以得出經濟理論的新思維,新經濟理論應該以全民就業為基礎,以人為本,營造營生環境,而不是以商為本,只知營造營商環境,照顧商人,而營造好營生環境,良好的營商環境亦自然會出現。讓人人都可以靠工作賺取取足夠的生活開支,全民就業下的GDP才有意義。維持社會道德,不可能不談經濟。

現今社會變得複雜,社會上作奸犯科的人,未必所有人都是立心不良,其中必有部分人是被迫,若經濟以全民就業為主,這些人生活得到保障,便再也不用鋌而走險,大部分罪案都是集團式,這樣子起碼很多罪案會犯不成。事實上,現時社會雖然不斷打擊黃賭毒騙等罪案,但這些黑色經濟卻又支持著社會經濟運作的一部分,若然黑色經濟絕跡,社會不公引起的社會不寧更甚,這兩難之局,只能還原所有人的自然生存權,才有機會解決。

在資本主義的桎梏內,大眾都以為職位由私人企業創造,私人企業不創造職位,便出現失業,都以為這是理所當然。其實並不盡然,亦由此而創建出基建社會企業的概念,可以直接及間接開創職位,填補自由市場失業情況,全面返回全民就業。只要放開固執,用新思維思考,總會有辦法解決困難,這便是4章所說『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

老子原思想並沒有宗教觀,老子思想尊重人人平等自由,不以任何行為規範套在人身上,只以彼此尊重的心,自然形成一套待人接物的態度。老子說『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是說人類應該以自由平等的自然態度思考來作為生活的依歸,以這種態度獨立思考,用於社會的好處是用之不竭的,獨立思考便是老子的宗。同時老子說『行不言之教』,只要求把彼此尊重的一套待人接物態度,融入生活中,以身作則,讓後輩或他人在不知不覺間襲染,把同樣態度也融入自己的生活中,以身作則便是老子的教。因為有宗,便會有獨尊及排他性,有教,便會有教條及規範,都會妨礙思考,限制了自由。能夠自由地思考,才有望可以破舊立新。老子重申獨立思考及不言之教,就是要讓當時人擺脫以天子為宗以禮教為教的封建制度,擺脫『言有宗,事有君』的奴化思想,找回人的尊嚴。

現在社會,可以說是以資本主義為宗,以消費主義為教,已到了極化,不只造成現代貧富懸殊等社會不公情況,而且過度消費所造成的地球資源虛耗,已達嚴重損害環境程度,同樣也是『不知常,妄作凶』,這可說是富人『有為』的後果,社會也到了需要新思維自由思考的時候。現今面對歐債危機,怎可以只知救債而不知救人。『佔領華爾街』的烽火已經漫延遍地,怎可以毫無警覺。

2012年的末日論不絕於耳,可說只是世人對世界發展絕望的反映,之所以絕望,大部分都是人類自作孽所造成。為何人類過往有數十萬年歷史,要斷送在我們這一代手裡呢?人類知識不斷增長,現代人憑著較豐富的知識,應該比過往更能掌握自己的命運才對。就因為只是忘卻了世代延續『命』的使命,以及迷失了延續『命』的和諧之道。若只是用末日論來警醒世人自己作孽,倒不如釜底抽薪,重新檢視人類生活方式及社會模式,找出問題所在,然後對症下藥,這樣豈不是更積極面對人生及更有意義。